?

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.

Get Adobe Flash player

?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政务公开 > 综合要闻 >
群众信访新方式——网上信访
2017-12-14 09:45

随着社会信息化、市场化的不断发展,人民群众维护切身利益的观念不断增强,有问题向市委政府反映已经成为常态。然而,随着信访数量的不断攀升,它极大地消耗着党委和政府的精力。如何适应当今信访工作的新形势、新任务,通过掌握和运用现代先进通信和网络技术来建立接访信息系统,从而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、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、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,已然成为当前各级信访部门和广大信访干部必须思考的一个新课题。

一、网络信访的优越性  

推行网络信访制度,是信息化在信访工作的重要应用。一是能有效提高处置信访案件的效率和质量,相关部门则可以根据网上相关信息,迅速准确地对信访案件做出科学判断,分类处置,节约人力物力;二是推行网络信访制度后,信访人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,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各方的实际情况,有利于减少闹访缠访事件,相关部门也会慎重处置各类信访案件,及时化解矛盾。网络信访制度架起了一座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和网民沟通的桥梁,这桥梁不但信息准确权威,而且通顺速达。从此网民可以自由便捷的表达自身利益诉求,积极的参政议政,极大地满足了其信息需求和问政诉求,集民意、民心、民情于一体,也利于缓解网民的不满情绪、有效处理被积压在基层的民生难题。

二、网络信访工作的有益探索  

网络信访工作是进一步提高信访事项的回复率、满意率和化解率,实现接访、办信、督查、督办等工作环节的网上流转有效降低信访工作成本的创新之举。为落实好省州关于开展好网络信访工作的指示精神,我市领导高度重视,专门设立了网络投诉平台,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网络投诉相关制度,招聘了1名专职人员,并组织全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。目前,我市网络信访信息中心共有3名工作人员,从事网络投诉相关工作,真正达到“让数据多跑腿、降低信访成本”的目标。

三、网络信访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

1.网民投诉中存在的不足。在网络信访中,投诉人大多能比较公正客观地反映情况,使问题得到及时顺利的解决。但也有少数网民因担心遭到被投诉单位和被投诉人打击报复,常常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投诉,不留下任何联系电话,有的因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,大大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。同时,一些网民担心自己投诉的问题过于简单,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,故意夸大问题,激化矛盾,小题大作,无中生有,混淆视听,博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同情和附和,很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。  2.相关部门处理和答复网络信访情况有待改进。开放网络信访平台,本来是件好事。然而,个别部门因为怕担责任,谈“网”色变,不作为或慢作为的情况仍然存在,害怕说错话,相互推委,能拖则拖,能缓则缓,即使给了答复也是轻描淡写、蜻蜓点水、隔靴搔痒,“忽悠”了事的情况并不鲜见,有的甚至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,这样的现状不容忽视。

四、完善网络信访的几点措施  

1.建立网络信访专人负责制。成立网上信访平台应用和运行管理的专门机构,配备专门人员抓好网上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网上诉求的日常受理工作,杜绝网上信访工作没人管、没人抓、没人干、网上信访办理情况没人审、网上不良信息没人查的现象。每天定期监管网络信访动态,及时发现和整理汇报,监督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回复。在第一时间发现投诉后,第一时间对归属部门、处理时限等情况及时回复,让投诉人在第一时间了解处理流程的相关信息。使之在看到归属部门的快速回复后,不但会令投诉人对我们有一个良好的“第一印象”,也能对处理这一问题的程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。 2.完善网络信访工作的相关机制。要以提高办理质量、实现案结事了为目标,对每一件网上信访事项都要认真对待,认真处理,及时反馈,做到“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”。要完善网上信件的网上交办督办机制,明确信访事项办理的权责、时限和要求,对未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办理网上信访事项的,采取网上发函、手机短信、电话提醒等方式进行催办;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,对每件网上重点信访事项,都应该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,根据信访问题的办理结果和信访人的满意度,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,对解决网上信访问题不力、发现重大网上信访苗头、网上舆情隐瞒不报而引发重大影响及后果的,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

(来源:吉林省信访局)

版权所有:365bet平台注册    电话:010-89350243 网站地图
ICP备案号:京ICP备05007183号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:京公网安备11011102014059 网站标识码:11011100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