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类
西周常见的铜制乐器,如钟、镈、铙、铎等。其中以编钟地位最为显著,因为在礼乐制度下它不仅是一件乐器,还是象征地位和权力的礼器。
石类
以“编磬”为代表乐器,常与编钟同时出土,组合使用。我们熟悉的《诗经》中的“钟鼓乐之”(《周南·关雎》)还有“鼓钟伐鼛(gāo)”(《小雅·鼓钟》),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编钟和编磬在现在来说都是文物了,在古代,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,在民间很少流传,每逢征战、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,都要演奏编钟,可见其地位极高啊。
土类
土类乐器可不是很土的乐器啊,一般指陶制乐器,有埙、缶、陶笛、陶鼓等。
《诗经·陈风·宛丘》有言“坎其击缶,宛丘之道”。这其中的“缶”原是一种生活用具,即瓦盆。可以想象,田间地头的劳动人民结束了辛勤劳作后,敲击着瓦盆载歌载舞庆祝丰收,该是怎样一幅美妙的景象!
埙也是现在常用的乐器,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,其声浊而喧喧然,若想选一样不那么难的吹奏乐器,埙是不错的选择哦。
革类
革类的代表乐器——鼓,在打击乐器中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,世称“八音之领袖”。 其中以悬鼓和建鼓为主。图片为青铜所制的鼓,非皮革。
《诗经》中就有“猗与那与!置我鞉鼓” (《商颂·那》)等许多记载。便是到今天,鼓也是一项重要的乐器。小编自己曾听说过一种制鼓方式,聚集全村的人到森林里挑选鼓的材料,大家用鸡蛋扔向树干,若蛋壳不碎则能用于制鼓。那样神圣庄严的场景只是想想也会让人动容呀。
不过现在提到学打鼓,除了霸气十足的架子鼓,大家的印象是不是就停留在腰鼓上啦!以前打鼓的人还是颜值很高动作很帅的!
丝类
丝类泛指各种弦乐器,原因是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所制的。而弦乐器又进一步分为弹弦乐器和拉弦乐器两类,前者有琴、瑟、筝,后者有筑。
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中“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”以及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中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这些缠绵悱恻的句子,无一不显示丝类乐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。
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瑟的失传无疑是很大的遗憾,不过很庆幸的是,古琴、古筝在我们的文明史中延续下来。所有乐器中,小编最推荐女孩子学丝类哦,很有气质的样子!
木类
木类代表乐器有敔(yǔ)和柷(zhù)。敔是古代打击乐器,形如伏虎。柷则用于乐队开始和乐曲终结。
有人说敔是宫廷雅乐的终结者,随着新乐的兴起,许多代表宫廷音乐的乐器也逐渐失传,礼崩乐坏,这也是属于那些失传乐器的最终归宿吧。
匏类
匏类,匏是葫芦类的植物果实,有笙、竽一类的乐器。大家十分熟悉的“滥竽充数”的故事中,那位南郭先生便是向齐宣王谎称自己善于吹竽。
“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”,笙在现在还算是常见的乐器,民乐团中也常常能见到,学吹笙也是不错的选择呢。
竹类
竹类,竹制吹奏乐器,有笛、箫、箎、排箫、管子等。细心的朋友一定已经发现我们的公众号名字“素笛轩”也和这竹类乐器有着些许渊源呢。
现在学笛、箫的朋友非常多,作为入门,大家可以先学习箫,吹奏乐器都有其相通的地方,做一个有气质的美男子,像白石那样“小红低唱我吹箫”。
初步了解了八音的知识,有没有让你对古代音乐产生兴趣呢? 学习乐器,能让你收获一份宁静,你值得拥有哦!
感谢您的阅读。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“素笛轩”,更多精彩带你玩转诗词书画的世界!
栏目策划:澜戈
将琴代语 · 第十一辑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