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SP2和SP杂化的碳原子上的氢
由于各向异性效应影响,具体概念自己查下教科书吧,总是就是由于SP2和SP杂化后出现了π电子, π电子在磁场下又产生了环电流,环电流又产生了感应磁场(高中知识, 磁生电,电生磁)。由于感应磁场的出现会导致有的氢在屏蔽区,有的氢在去屏蔽区。烯烃和芳环上的H处在去屏蔽区,化学位移较烷烃大,炔烃的H处在屏蔽区,化学位移偏小。 具体怎么记住,其实很简单,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高中学的 楞次定律, 表述为: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。苯环就相当于一个闭合导线,这个苯环线 圈里产生感应磁场是阻碍外加磁场的。由于磁感线是闭合的,因此圈外感应磁场和外加磁场方向相同,因此苯环上相连的氢,化学位移处在更低场的位置。
感觉又说复杂了,还是直接记住吧! 烯烃:4.5~6.5;一般芳环:6.3~8.5;杂芳环:6.0~9.0;炔烃:1.8~2.8,醛氢:9~10。最终判断还是和电子云密度有关,有吸电子取代基往低场(高化学位移)移动,有给电子取代基往高场移动。
3、活泼氢化学位移(CDCl 3)
参考资料:
一、《Organic chemistry》Jonathan Clayden等,P272~276。
二、基础有机化学,邢其毅等。
一、HNMR化学位移
二、活泼氢化学位移(CDCl 3)
三、CNMR化学位移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